聚焦新质生产力形成,强化农业科技源头供给
江苏农业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在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诸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科技供给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亟须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源头供给。
强化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江苏作为农业科技实力强省,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有效引导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对农业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和引领性探索,引导和资助科技创新团队,围绕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重点攻关、持续研究,实现更多原始创新。
加快农业新品种的研发。江苏作为种业大省,要利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为生物育种技术插上翅膀。要建设先进的数字化种质资源、基因资源平台,夯实种质资源基础。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精准高效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具有重大突破性品种。
加快农业新工具、新产品研发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疫病防控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江苏要紧跟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以绿色、集约、高效为引领,加快农业新工具、新产品研发应用,促进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
聚焦农民和土地关系制度创新,释放农村改革强大动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要运用更多创新思维和超常规的改革举措寻求进一步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办法。深化农村改革,核心是调整优化农村生产关系,主线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优化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加快建立健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使用制度。进一步“赋权放活、活权增收”,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着力推动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让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的建设用地需求。要统筹土地规划,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特别是中央厨房、预制菜、方便食品等主食加工企业建设用地以及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完善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不断创新供地方式与利益联结机制。
尽快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从历年统计数据看,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长期面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地方财政收入低等问题。要抓紧研究制定粮食生产大县利益补偿办法,综合考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
聚焦人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农业强省建设的人才保障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建立吸引年轻人从事农业的政策机制,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用好人才政策,更好鼓励和服务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积极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头雁”行列,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提升农业劳动者数字化技能。具备数字素养是农业劳动者在数字时代创造农产品价值的基本条件。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拓展数字农业应用场景。
全面提升农村人口文明程度。新时代的农民既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具有现代化的文明素养。要将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精华与新时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农村人口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动能。
(作者为江苏农业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席教授、省重点智库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课题“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项目编号23SSL00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