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如皋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柯炳生: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更好满足需求端变化
发布时间:2022-09-20     浏览次数: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他强调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从3亿吨增长到6.8亿多吨,特别是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78年的317公斤,增加到2021年的483公斤,增加了52%以上。这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性快速增长,在粮食消费需求方面,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突出表现在:对一些粮食品种,主要是口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另一些粮食品种,主要是饲料粮的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粮食生产方面,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重要挑战,包括日益突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压力,农业资源环境硬约束明显增强;劳动成本、土地成本和物质投入成本不断上涨,种粮收益不高;粮食流通和加工环节也仍然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等。同时,国际粮食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错综复杂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未来,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更加深入扎实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改?改什么?如何改?具体路径有哪些?这些问题需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出发,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和统筹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韩一军和赵霞等学者合作出版的学术专著《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系统性地回答了上述问题。本书以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为核心,从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粮食生产布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流通体系、粮食科技与装备支撑、土地和金融等相关制度安排、粮食产业政策体系7个方面切入,深入探讨了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明确了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全面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本书充分运用了大量国家宏观统计数据和作者团队的微观调研数据,具体分析了粮食产业生产、流通、科技与装备、相关政策保障等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对于我国系统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主要粮食品种生产布局,改进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等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冲突叠加交织,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本书对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系统性研究,对于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提出的构建新型粮食产业政策体系的各项建议,充分体现了“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本书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聚焦三大目标,即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产量水平,加快提高粮食质量;大幅度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缓解水土等资源压力;增强粮食产业竞争力,管控国外冲击,稳步提高种粮收益。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优化现有相关支持政策,提高科研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主体,进行粮食储备机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粮食储备体系,增强粮食产业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支持力度。积极利用海外市场、多元化布局进口来源地,综合运用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农机补贴、生态与结构调整补贴、科研投入、保险支持、品牌培育、关税保护等多种政策工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型粮食产业政策体系。

  总之,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对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综合、系统研究,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粮食产业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该书对于我国下一步深化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结构,推动粮食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促进粮食产业由“保数量”向“提品质”“增效益”跨越,具有重要启示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