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如皋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四川巴州区:活用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05-19     浏览次数:     来源:

2017519        来源:农民日报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把用活土地政策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动力、到村到户脱贫的主导力量,创新市场机制,整合项目资金,着力增减挂钩安居、土地整治兴业、避险搬迁解困、精准推动脱贫,为革命老区同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强劲动力。

    用活增减挂钩,解决“新居怎么建”的问题。通过招商引资,统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挂钩指标异地流转收益用于新村建设。一是拆旧奖补换新房。巴山新居建设成本在12万元左右,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对拆旧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按建筑类型和建筑面积给予建房补助(110-260/平方米不等),户均可得到8万元搬迁资金,很大程度缓解了建房资金压力。二是统筹成本建配套。将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部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建设范围,全部实现“五化五通五有”,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三是廉租兜底助特困。对项目区内鳏寡孤独和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造成的无房户,按照“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配套建设了一定比例的农村廉租房。入住特困户实行动态管理,由村民代表一年一评议,并由村委会每月按0.5/平方米收取租金用于日常维护。

    强化土地整治,解决“产业怎么兴”的问题。充分衔接“巴山新居”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其他涉农规划,做到聚居点规划建设到哪里,土地整治项目就跟进覆盖到哪里,产业发展就培育延伸到哪里,改变了易地扶贫搬迁中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一是做到“有地可种”。通过土地整治,将拆旧宅基地和聚居点周边荒地、未利用地等整理复垦为耕地,配套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旱改水、耕作层剥离、地力培肥等措施,形成“田成片、水成系、路成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普遍提高10%-20%,解决了搬迁群众入驻新居后无地可种、耕作条件差、耕作半径大等问题。二是做到“有事可干”。在项目实施阶段,实行“以补代投、先建后奖、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等工程建设新模式,支持农民承包或参与土地平整、沟渠疏浚等小型工程,直接增加群众承包或务工收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群众纳入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和再就业“五大培训工程”,引导他们进园区、进社区,从传统农民转变为工人、市民,确保每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三是做到“有业可兴”。坚持“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思路,通过有序引导,将整理成片的耕地流转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大力发展核桃、茶叶、巴药、有机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增加项目区群众收入。把区域内的搬迁群众纳入产业链条作为引进土地整治片区内业主、企业的必要条件。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产权入股、园区务工、经商开店、互助合作、提供公益性岗位“五个帮扶”,确保每户有1个以上增收致富项目。

    统筹避险搬迁,解决“人往哪儿搬”的问题。巴州区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部分群众生活在高寒山区临崖临坡地段,生活环境恶劣,家境困难,自救能力弱,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科学选址布局。坚持整村推进、应搬尽搬,紧密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科学选址聚居安置点,避免因规划调整、地质灾害威胁引起“二次搬迁”,推动“三靠”(靠园区、靠景区、靠社区)“五进”(进园区、进景区、进县城、进集镇、进中心村和聚居点),让群众搬到安全宜居的好地方、新家园。另一方面,整合项目资金。把避险搬迁与增减挂钩、土坯房改建、生态移民等项目相结合,整合补助资金,搬迁群众平均补助较单一的避险搬迁补助金额提高2-3倍。同时,同步推进安置聚居点周边土地整治,统筹产业培育和技能培训,让避险安置与脱贫致富两步并作一步走。

    坚持市场导向,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一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以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节余指标易地流转收入作为回购保障,通过公开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实施增减挂钩和土地整治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区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治项目吸引社会投资累计达30余亿元。二是创新资本管理模式。对政府引进的投资企业,其资金转入财政专户,按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使用和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县(区)财政按审计认定的工程总投资加合理利润进行回购。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的投资企业,支持其直接投资实施项目并获得合理的指标分成。三是畅通指标流转渠道。用好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成都高新区达成450013.275亿元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协议。目前,双方正开展指标交割和资金拨付。

    通过充分发挥土地政策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市场化叠加国土三大项目,近两年全区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成新居聚居点10个、住房800多套,新建及硬化村社道路80公里;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新增巴药、果蔬、核桃、生态养殖等产业面积20余万亩,带动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多元,贫困人口减少1.3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13.5%

    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