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如皋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银行业:以新理念推动“三农”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6-02-04     浏览次数:     来源:

2016年1月30日 作者:周萃 来源:金融时报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国家开发银行党委要求全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握经济新常态下‘三农’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行党委决策要求上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围绕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和水利建设三大重点任务,着力开展融资模式创新,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国开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8年以来,国开行已连续9年对中央一号文件研究提出贯彻意见,为更好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了指导。
  “2016年,邮储银行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做好‘三农’金融服务。”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日前公开发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特别是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一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写入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家指出,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了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做好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十三五”时期能不能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就看能不能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件大事抓好抓实。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聚焦数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和效益问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需要金融推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金融助推农业走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对此,国开行在今年的“三农”工作重点中明确表示,国开行将立足保障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稳定和质量安全,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国开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具体来看,一是以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融资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以专项建设基金、信贷资金等多元化金融工具,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大力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支持秸秆处理等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继续加大对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和城市生态储备林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农业对外合作和农业企业走出去。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2016年,该行将持续增强服务现代农业能力。以信贷额度倾斜、绿色审批通道等为手段,在农业大省和农村改革试验区,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500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支行。同时,推动合作平台转型升级发展,深化合作平台转型,丰富合作内容,重点是深化与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在现代畜牧渔业、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合作,推进现代农业的相关信息共享,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供应链金融和精准扶贫普惠金融服务。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特别是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
  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国开行表示,2016年将继续探索“政府主导、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新路径,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并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聚合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发挥开发性金融集中、大额、长期的融资优势,集中资源,精准发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战的第一仗;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四台一会”模式,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挥助学贷款主力银行作用,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截至2015年末,国开行已累计发放扶贫开发贷款1.56万亿元。
  邮储银行也表示,2016年将继续扎实做好扶贫攻坚金融服务,制定邮储银行金融扶贫指导意见,对国家扶贫重点县业务明确办贷优惠、规模倾斜、利率优惠等扶持政策措施,并拟打造100家金融扶贫示范县支行。
  为倾力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农业银行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对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单独安排信贷计划,确保“十三五”期间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确保每年新增贷款7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把助推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农户脱贫有机结合起来,力争每年帮助100万名贫困农民增收脱贫。
  金融助推产业融合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当前要突出抓好调结构、促融合等重点任务。
  对此文件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金融促进产业融合,应利用多种金融手段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
  对此,农业发展银行表态,将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促进运营产业化,支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走出去,打造农业价值链、产业链;促进农业绿色化,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循环高效农业。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形成了农户贷款、涉农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县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等多条产品线和100多项“三农”金融产品。推出“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区域创新,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了乳业、牛羊育肥、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种植、农产品收购、加工、流通等多个特色农业支持项目。